CUA 首部關于膀胱過度活動癥指南
在 25 年前,尚不存在膀胱過度活動癥(OAB)的概念,我們對它所知甚少,在 2000 年初才出現 OAB 的概念。在過去的 20 年里,人們對 OAB 的認識發生了巨大變化。近日加拿大泌尿協會(CUA)制定了有關 OAB 的診治指南,來幫助泌尿科醫生更好地整合有關 OAB 的一系列研究,診斷和治療。
OAB 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是比較常見的,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加拿大人群中 OAB 的總體流行率估計為 14%~18%。大多數患者有 OAB 綜合癥狀。在患有 BPH 的男性中,OAB 和膀胱出口梗阻(BOO)常共存(證據強度 B 級)
由于 OAB 不會危及生命,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在決定患者治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一些研究也強調了 OAB 對日?;顒?,精神健康,性功能和婚姻滿意度的重大負面影響。此外,OAB 癥狀還與抑郁癥相關。
證據等級
A 級證據:證據來自大量隨機對照試驗
B 級證據:證據來自低質量隨機對照實驗群,或者單一的隨機對照試驗
C 級證據:證據來自非隨機對照試驗
D 級證據:證據來自觀察性研究或病例分析
E 級證據:證據來自個案研究或專家意見
定義
根據 ICS 定義,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種以尿急為特征的綜合征,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癥狀,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沒有尿路感染或其他明確的病理改變。
尿動力學上表現為逼尿肌過度活動(DO)。下尿路儲尿期癥狀包括 OAB 癥狀(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尿頻和夜尿)和壓力性尿失禁。排尿癥狀包括尿流緩慢和 / 或中斷,終末尿滴瀝,排尿猶豫和緊張。
尿急是指一種突發、強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難被主觀抑制而延遲排尿。急迫性尿失禁是指與尿急相伴隨、或尿急后立即出現的尿失禁現象。
尿頻指患者自覺每天排尿次數過于頻繁。在主觀感覺的基礎上,成人排尿次數達到 ≥ 8 次 / 天。夜尿指患者排尿 ≥ 1 次 / 夜以上且因尿意而中斷睡眠。
診斷
1. 篩選性檢查
病史、體檢、實驗室檢查(尿液分析)。
2. 選擇性檢查 泌尿外科特殊檢查(尿流率、泌尿系統超聲檢查)。排尿日記、癥狀問卷、病原體檢查、細胞學檢查、尿路影像學檢查、侵入性尿動力學檢查。
1)需要對 OAB 患者進行綜合評估?,F在普遍認為病史詢問應該是評估 OAB 患者的第一步(證據強度 B 級)。
2)臨床檢查應是評估 OAB 患者的一部分(專家意見)。
3) 患者問卷調查表是評估患者困擾癥狀和生活質量的最合適方法(證據強度 B 級)。
4) 排尿頻率和液體攝入量記錄應使用排尿日記進行,建議記錄 3~7 天(證據強度等級 B)。
5)由于在泌尿道感染期間可能出現 OAB 癥狀,應在所有疑似 OAB 患者的初始評估中進行尿液檢查(證據強度 C 級)。
6)對非復雜性 OAB 患者的初步評估,不推薦膀胱 / 腎臟超聲(證據強度 C 級),膀胱鏡檢查(證據強度 C 級),CT / MRI(證據強度 C 級),尿動力學(A 級證據強度),和殘尿測定(證據強度 B 級)。
在進行病史和體格檢查后診斷仍不明確,癥狀與檢查結果不相關,或在有治療失敗史時,可進行其他檢查(專家意見)。
OAB 診治原則
1. 首選治療
行為訓練和改變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方式指導、膀胱訓練、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治療等,并可以聯合其他形式治療方式。
1)行為療法和生活方式改變應該是所有患者首選的一線治療方案,因為它們是非侵入性的。
2)膀胱訓練和盆底功能肌鍛煉在某些情況下是有效的治療方法(證據強度 B 級)。 3)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改變液體 / 咖啡因攝入量,控制體重,改變飲食,控制排便以及治療其他并發癥(即糖尿病,慢性心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也是有效的(證據強度等級 B / C)。
4)患者教育使患者能夠接受治療計劃。 OAB 的一線治療高度依賴于患者的依從性?;加?OAB 和 UI 的患者在對醫療問題有全面了解的情況下,有了更好的生活質量,強調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專家意見)。生活方式的變化和物理治療應納入日常生活活動中以提高患者依從性。
2. 二線治療
藥物治療 ( 藥物治療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減輕癥狀來改善 OAB 患者的生活質量。優選考慮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耐受性,可長期服用性。
目前國內常用 M 受體阻滯劑:托特羅定(Tolterodine) 和索利那新(Solifenacin)。其它 M 受體拮抗劑:奧昔布寧(Oxybutynin)和丙哌唯林(Propiverine)。其他可選藥物有鎮靜和抗焦慮藥、鈣通道阻斷劑、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劑及中草藥制劑,但尚缺乏可信的實驗報告。
1)OAB 的藥物治療應包括使用口服抗膽堿藥物(AM),奧昔布寧或β-3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證據強度 A 級)。
2) 我們應首先規定所用藥物的最低推薦劑量,然后逐漸增加,以便在監測不良事件時發現最佳臨床療效劑量(證據強度 B 級)。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初始選擇的藥物或療效不明顯,則應更換藥物,優選選用不同作用機制藥物(專家意見)。
3)當選擇二線藥物治療時,應考慮不良事件發生和可能的禁忌癥(專家意見)。如果有其他選擇應避免使用 AM 立即釋放制劑(證據強度 A 級)。使用 AM 進行初始治療后仍然有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采用索利那新和米拉貝隆聯合治療(證據強度 C 級)
4) 與年齡相關的藥代動力學變化會對 AM 藥物產生影響,這些因素應納入治療計劃(證據強度 B 級)。與較健康的老年人相比,對于體弱老年人,有效藥物劑量應更低(證據強度 C 級)。
5) 復方用藥增加了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在體弱老年人中較常見(A 級證據強度)。此外,在體弱老年人中,藥物之間和藥物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常見(證據強度 A/B 級)。用于治療 OAB 的 AM 仍是體弱老年人的不適當潛在藥物(證據強度 B/C 級)。
3. 三線治療
肉毒桿菌 A
1)雖然肉毒桿菌 A 屬于三線治療,但對于伴泌尿系感染的難治性 OAB,A 型肉毒桿菌毒素 100u 可作為一種有效的、安全的、長期治療的二線藥物(強,1 級證據)。
2)對于伴有尿頻,緊迫性和急性尿失禁癥狀的患者,當對 OAB 藥物治療反應不良或不耐受,可使用肉毒素 A(100U)作為長期治療(證據強度 A 級)。對使用肉毒素 A(100U)的患者,為了保持療效,必須仔細考慮是否需要進行隨訪以及可能需要留置導尿管或重復注射。
外周脛神經刺激(PTNS), 骶神經刺激(SNM)
在應用 PTNS 作為第三線治療時,醫生和患者應該認真考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及適于人群(證據等級 B)。相比其他三線治療方案,SNM 侵襲性和風險更高,但更適于難治 OAB(證據強度 B 級)。
附加治療(留置導管,膀胱擴大成形術,尿流改道術)
留置導尿管,膀胱擴大成形術或其他尿流改道術在長期治療中是不常見的,只有在其他可選治療效果差,并且在仔細考慮了益處和風險之后才可以考慮應用。(證據強度 D 級)
長期隨訪
我們應常規進行隨訪,并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具體調整,隨訪主要關注藥物的安全性。在每次隨訪期間,臨床醫生應評估其依從性,有效性和潛在的副作用。如果治療無效或難以耐受,則應有替代治療方案,包括改變藥物劑量和類別,增加藥物種類,或考慮三線治療或甚至附加處理(專家意見)。
總而言之,近年來,我們對 OAB 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些新發現可能有助于我們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測治療結果,并獲得更好預后。隨著研究人員開始系統地探索尿路基因組和代謝組學,特別注意過渡性研究和臨床研究,預計未來可能會大大改善我們對 OAB 的認識和治療。